國際煙花標準的全球進化史
發布日期:2012-10-18 | 文章來源:未知 | 責任編輯:未知 |
9月24日,在“花炮之鄉”瀏陽,召開了國際標準化組織煙花炮竹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ISO/TC264)首次大會。煙花爆竹商品世界貿易自由化,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之前由于各國和地區的標準差異,阻礙了煙花炮竹國際貿易的自由開展。無疑,煙花消費國標準的統一,是煙花全球貿易的重大利好。
煙花標準林立
2007年,從事煙花外貿已有五年的袁紅武,為煙花進口國標準差異埋了一次單——因為引線沒有按照美國的標準打結,3萬多美元的貨被銷毀。
“在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隨著進口量的增多,以及質量下降,進口國政府逐漸關注起煙花爆竹來。煙花爆竹被聯合國規定為一類爆炸品,其監管也逐漸從民間組織過渡到政府。”國際煙花協會秘書長劉東輝表示,慢慢的,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對于進口煙花爆竹制定了法規、條例、技術標準等。
從當前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制定的類似管理措施的共性看,它們都是以安全為前提。可是,由于國情,以及對安全理解認識不同,規定范圍和安全條款等又不一樣。世界上以煙花消費為主的國家,在安全標準要求方面,它們就會針對使用和運輸制定技術參數;而中國等少數國家,由于兼有生產國和消費國雙重角色,其標準要求則涵蓋了從生產到終端消費的所有環節。
就歐洲和美國標準而言,二者也存在差別。后者是民間自律與政府監管相結合,前者則是以政府部門監管為主;而在同一的標準體系內,各個國家有自己的標準。
有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一方面考慮到制定標準需要成本、技術支撐,另一方面考慮進口煙花的量比較少,在進口煙花管理方面通常會采取“捷徑”——就近照搬管理規范化的、文化背景相同國家和地區的、有利于政府管理的經驗和做法,而如此模仿的后果,則是標準的混亂,最終帶來市場萎縮。
標準與產業的反差
對于當前全球煙花產業各式各樣的標準,國內有的煙花外貿商也坦承,有些標準是不可理解的,有的標準具有排外性;在事故面前,有的國家也曾利用標準設置技術壁壘。
“對企業來說,標準差異無疑會增加成本。”一位不愿具名的花炮人士說,瀏陽花炮行業每年因標準差異導致產品不符合要求的,最后要進行申訴的貨物價值至少上千萬元。
國際煙花產業步入了一個兩難境地。一方面,煙花商品世界貿易自由化一定程度上受阻;另一方面,在近年來全球煙花爆竹消費量每年以20%速度增長下,全球煙花爆竹產業如野草般堅韌地生長。資料顯示,自二十一世紀以來,煙花爆竹的消費量逐年增長,全球現有煙花生產企業7000多家,從事煙花爆竹生產、儲運、燃放的人員350多萬人,每年市場銷售規模接近100億美元。
僅以瀏陽出口煙花為例,作為全球主要的生產基地,隨著中國外貿管制制度改變,瀏陽煙花出口占到了世界70%的市場份額。除歐線、美線外,新興市場所占需求的量也在逐年增加。袁紅武創辦的長城煙花的業務量也在過去十年間從零訂單增長到了2000萬美元左右。
管理和產業發展之間的反差,也為全球煙花產業標準求同時代的到來埋下了伏筆。
統一國際標準
早在1992年,在首屆國際煙花研討會之前,曾召開國際會議探討建立煙花國際標準的可能性。由于各國堅持各自法律法規條款,煙花國際標準化議題被擱置。
十年后,作為全球煙花爆竹最大的生產國家,2002年中國政府代表在首屆國際煙花質量技術論壇上,提出建立國際標準化組織煙花標準技術委員會的倡議。自此之后,煙花標準國際化這條路走了近10年。直至今年5月,ISO/TC264秘書處落戶湖南省瀏陽市。
ISO/TC264 秘書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各國和地區的煙花標準中‘求同存異’的基礎上再進行平衡,為國際標準定下方向。” ISO/TC264首屆主席王利兵表示,隨著安全、環保、消費等一系列標準出臺,形成全球統一的標準,這無疑能協調產業發展、消費者安全消費共同訴求。屆時,從明清時期即開始出口的瀏陽煙花爆竹距離融入世界貿易自由化的夢想又會更近一步。